东莞市神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相关法规 >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相关法规 商标QQ在线商标专利顾问 商标QQ在线版权登记顾问
新闻动态

二○一一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总要求,认真践行北京精神,不断强化统筹协调力度,深入开展专项工作,为促进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展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模式新格局,创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一年来,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77,955件,同比增长36.1%。专利授权量达到40,888件,同比增长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近60%,职务专利申请占比超过80%,专利结构全国最优。截至2011年底,我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超过五万件,达到52,52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8件,高居全国之首。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36万件,其中北京市著名商标517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126件。2011年我市作品著作权登记348,175件,软件登记24,905件,占全国软件登记量的27.47%。

一、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力度不断增强,保护体系建设开创新局面2011年,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发展实际,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统筹协调力度,积极推动首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年初,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发布了2011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了保护工作的统筹力度。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不断加强协作与配合,努力实现无缝衔接。如,为促进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市知识产权局、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市工商局和中关村管委会举办了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大会,共同签署了“中关村知识产权行动宣言”。为加强案件线索通报移交工作,北京海关与市公安局明确案件移送通报标准,切实保证案件通报线索机制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执行。为加强行政与司法在调解工作上的衔接,市知识产权局与市高级法院签署了知识产权司法委托调解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诉讼与非诉讼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

在司法领域,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我市顺义区、大兴区两个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全市已有十个基层法院建立了知识产权庭,形成了“一高两中十基层”的合理的审判格局。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海淀法院获权受理第一审部分专利民事案件,这是我国和首都知识产权审判服务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北京市知识产权各执法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有效遏制了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市知识产权局加强专利执法工作,加大对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市工商局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严厉查处侵犯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市版权局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图书、软件、音像制品场所的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了网络版权治理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市质监局依法查处以假充真、冒用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虚假标识行为。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园林绿化局强化从种子生产源头治理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品种真实性鉴定,重点打击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行为。市商务委、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知识产权局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执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做好重要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文化执法总队、市文化局、市广电局负责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市公安局、市文化执法总队加强对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企业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和非法加印、出售标识标签等印刷品的行为。北京海关依法加大对进出境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的查处力度。全市各级法院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使得知识产权民事审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主渠道作用持续发挥。市检察院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参与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专项行动,切实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监督职能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市工商局、市文化执法总队、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渠道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制,为权利人提供专业维权服务。

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北京市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适应首都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修订工作,将于今年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与市发改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为知识产权直接服务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制订《关于促进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项扶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市知识产权局与市经信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经济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与市园林绿化局、市农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北京市农林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与市旅游委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北京市旅游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市版权局出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指导意见(试行)》。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使首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市高级法院针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进行总结,发布了《关于审理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年度报告》,撰写完成《2010年市高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新发展》,修订了《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为审判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

四、知识产权保护预防体系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基础工作取得新突破2011年,各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的同时,着重示范引领、注重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知识产权局继续深化“无假冒商标示范单位”、“正版产品销售示范单位”、“无冒充专利示范单位”等示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进驻、巡视重大展会,加强展会知识产权执法。市商务委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工业博览会、日本东京电玩展、荷兰国际广播电视展等境外展览会,认真贯彻《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查参展企业的展品知识产权状况。市版权局积极实施版权保护“蓝天工程”,扎实推进了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实现了市区两级政府机关的正版化工作目标,使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软件正版化专项检查整改工作的省级单位。市版权局还积极探索重点视频网站预前监管,通过核查授权、综合评价、约谈点名等办法,提高主要视频网站的版权管理水平。市高级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与非诉调解机制,与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调解中心在全面总结合作情况的基础上,共同发布《网络纠纷调解手册》,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妥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五、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工作富有成效,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呈现新面貌2011年,全市各知识产权执法部门紧紧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大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培训教育活动。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工商、版权、文化执法、法院和海关等部门召开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和首都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市版权局举办了“保护版权,从我做起,做文明首都市民”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版权普法宣传工作;市园林局围绕“北京市第十四届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月”开展林业知识产权宣传;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联合东城区文委执法队、地坛书市组委会,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分享正版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市高级法院发布了年度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等。

在日常工作中,各知识产权执法部门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针对性强的活动,深入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六、2011年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主要情况全市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9,653件,审结一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9,640件。市高、中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受理各类二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387件,审结二审案件2,343件。专利管理部门全年收案76件,同比增长81%;累计结案90件,同比增长84%。全年共进驻巡查大型展会26个,在展会上,处理侵权投诉17件,巡查专利展品593件,纠正不规范标注标识行为13件。

商标监管部门共办理商标假冒侵权案件2,216件,其中涉外案件812件,案值2,889万元,罚款2,348万元。其中案值100万以上4件,罚款10万元以上案件23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55.7万件,没收销毁侵权标识2.4万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12件,移送涉嫌犯罪人员14人。

文化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2,950家次;接群众举报咨询11,944件,依法受理1,040件;立案调查515起,办结案件481起,罚没款500余万元,吊销经营许可证4家;收缴非法出版物64.5万余册,非法音像制品16.2万余张。

北京海关共计查获侵权案件350批次,查获侵权商品约12万余件,案值约480余万元。

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北京12330)、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举报中心(12318)、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挥中心(96310)、市公安局经济侦察大队举报办公室和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等6个单位共接收知识产权举报投诉3,636件,其中商标权2,357件,著作权1,243件,专利权21件,其他知识产权15件。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要召开,这将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今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条约外交会议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承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将缔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国际条约。准确把握发展形势,明确发展思路,做好今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首都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工作如下:一是通过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努力打造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于双轮驱动战略,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巩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成果,着眼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能力、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等,有效遏制专利、商标、版权侵权行为和假冒伪劣行为的发生。三是积极推进执法协作体系建设,完善防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